正野电梯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资讯>

好消息, 电梯专家张桂竹深入剖析“电梯后市场”

2017-12-21

电梯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不外乎两点,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目前在电梯标准、设计、制造、安装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安全状态隐患,如轿厢不在平层区在轿内能扒开门。电梯门系统是电梯的重要安全部件,传统门系统是曲柄拐臂结构,如果门关到位了,在轿内是不易扒开轿门的,因此过去的标准没有强调不在平层区不能扒开轿门。而现在的电梯大多使用同步带传动,结构的改变使得轿门比较容易扒开,如果乘客在电梯产生故障时企图扒开轿门自救,就可能出现不应有的伤亡事故。


  若中国电梯标准明确规定“电梯不在平层区在轿内不能扒开轿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号修改单),避免了“物”的不安全状态,即使有人扒轿门的不安全行为,也扒不开门,乘客就不会存在人身安全问题,电梯关人的故障也就不会引发更严重的电梯安全事故。


  电梯专家张桂竹深入剖析“电梯后市场”


  电梯是一种使用年限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机电一体化交通设备,也会出“交通事故”伤及人身安全。要想电梯长期安全可靠地为乘客服务,必须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修保养,根据“病症”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按需保养和预防性保养。


  电梯的使用分散在不同地区的各个建筑物中,电梯的保养工作也必定是分散的个体劳动。因此用传统方法进行保养的电梯保养质量,是不易监测,也不好管理的。


电梯的保养可以简单地用八个字概括:清洁、润滑、检查、调整。其中,清洁、润滑、调整三项是相对容易的,可以用简单对比就能评定。


“检查”不好定义,可以用医生对患者的检查做比喻。传统医生的检查手法是:望闻问切,医生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充分的经验,才能一眼看出病人是否健康,要强调医生的一个“老”字。中国在用电梯保有量在三十年间从几万台发展到425多万台,电梯制造企业696家,安装维保企业10326家,持证作业人员56.5万人(某些统计数据显示已达到百万人)。从业人员的发展与电梯发展不同步,众多的维修工中具有丰富的多年电梯行业从业经验的几乎很少。现在的电梯大多是微机控制,里面的构造“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使用传统办法很难查出电梯故障隐患,而且问题不易量化,不可追朔,不易统计分析。


  电梯专家张桂竹深入剖析“电梯后市场”


  那么如何解决电梯后市场问题?可以借“西医”用先进的仪器诊病的办法来检查电梯。


“电梯体检”,即由普通的维修工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手段,如用定时逐格摄影(现已有专用的小巧便携且价格低廉的缩时拍)、非可见光摄影(红外热像仪)、力学传感器(钢丝绳张力测试仪)、重力加速度传感器(电梯加速度测试仪)等,把电梯可能出现故障、缺陷部位的微小变化捕捉下来,把维修工的保养过程记录下来,然后用数据的形式记录并传输给主管工程师,经主管工程师的分析、判断、统计,制定出“调整”方案,把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时期,真正做到“预防性保养”。


  电梯检查手段:


  (1) 利用定时逐格照相机“缩时拍”将现场保养过程记录,并通过wifi立即传输给相关部门;利用手机GPS定位系统,监督维修工保养过程,用现场检查报告评定保养质量。


  (2) 利用“加速度仪”对电梯进行动态检查。具体包括:曳引能力、电梯额定速度、电梯启制动加减速度、电梯提升高度、曳引钢丝绳张力差、曳引电梯平衡系数和电梯运行噪声等。


  (3) 利用“称重装置”对电梯进行静态检查。


  (4) 利用“热像仪”对电梯电气部件进行不接触的带电检查。


  数据传输方式:


  (1) 将照片通过Wi-Fi传输给总部,传输内容包括检查时间、电梯编号、不合格的照片。


  (2) 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传输,传输内容包括电梯原始档案数据、电梯实时运行数据、电梯保养记录、电梯运行故障记录等,根据监测的情况,对电梯进行按需保养,对于故障或者故障隐患则找到具体原因,是产品、安装、使用、保养、备件哪个方面出了问题,根据问题对症下药,制定解决或者预防方案,真正做到预防性保养,同时通过维修工培训提高电梯安装、保养水平。


  监测记录的内容也可以作为电梯监督管理的依据,如对电梯紧急救援施救效率和结果的考评,依据电梯故障次数和分类统计,对电梯企业进行横向PK,由政府监管部门定期公布电梯企业排名,优胜劣汰,提高电梯维修保养队伍的准入门槛,实时了解、监督、指导、管理电梯企业。http://www.genuinelevator.com

上一篇 : 【电梯安装】钢丝绳浇注工作
下一篇 : 电梯正常运行时发生蹲底或冲顶事故的原因